界面新闻记者 |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时隔十年第三次发布“新国九条”,提出“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一年过去,2025年4月11日,上海两大头部券商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用短短191天完成合并重组,“国泰海通证券”(601211.SH)正式揭牌。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这次合并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新国九条”发布以来首例头部券商合并重组,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也是上市券商的最大整合案例。截止2024年末,模拟合并后的新公司总资产达到1.73万亿元,净资产3429亿元,资本实力位居中国证券公司首位,体量直逼国际投行巨头。
“这一重大合并重组不仅为资本市场、证券行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将有效整合上海金融国资优势资源,打造一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投资银行,全面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在上海加速集聚、高效配置。”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对国泰海通证券的诞生如此评价。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认为,本次合并是证券行业的一次重要变革,标志着中国证券行业进入深度整合阶段。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证券能够进行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布局,打造世界一流投行,同时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为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重大标志性案例,展示了资本市场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为其他券商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模式,或将引发行业内更多整合,加速证券行业的优胜劣汰,提升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预判。
从全球范围来看,证券机构合并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大型投行成长的过程也是一路通过并购其他券商而壮大的过程。在全球主要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券商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而头部投行的规模和体量却在不断增加。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朱正芹认为,在新“国九条”之下,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案例,符合全球证券业发展的规律。“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之后,整体资本实力将显著增强。从具体业务来看,在投行、经纪、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各个板块,两家公司原本在个别牌照、业务以及人员等方面都各自具备突出优势,通过整合,综合实力将得到明显提升。”
100天完成全部公司治理程序、137天完成全部行政审批程序、191天完成重组全部工作,国泰海通证券令人惊艳的合并效率被誉为并购重组市场的“上海速度”,这也彰显了上海国企改革的决心与魄力。
中国企业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对界面新闻表示,“国泰君安作为上海市属金融国企,在上海国企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与海通证券的合并是上海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强上海国资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贡献度。”
“上海向来重视营商环境的打造,此次合并在短短数月内快速推进,体现出上海在政策支持、审批流程协调等方面的高效,为企业重大资产重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展示出上海速度,也向外界证明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推动金融改革方面的执行力。”周丽莎称。
业界期待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证券可以整合海外业务资源,打造更完善的跨境投行服务链,通过牌照融合拓展国际业务,提升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速中国证券行业的国际化步伐。
“此次合并后,上海将拥有规模更大、体量更庞大且业务排名更为领先的投行,将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田轩说。
“志同道合、强强联合、以合致和。” 这是国泰海通证券为这次创造历史的合并做出的解释,也是这家新巨头对未来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