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身服全去掉的三国游戏:澳洲乱世情下载-合力整治“信用买卖”乱象
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存在不少为企业办理信用资质等级证书的评价机构,有机构声称," 只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无行政处罚记录,就能办 AAA 级信用证书 "" 一到两个工作日就能办好 ",而实际上,这些证书均为 " 山寨证书 "。此事引发网民对于当前企业信用评价市场的担忧。
企业信用资质等级证书是证明企业诚信度的 " 金字招牌 ",直观展示企业的信用水平。在当前信用经济时代,其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 " 刚需 " 工具。然而,有的机构却对其动起了歪心思,表示只要花钱就能办理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等级的信用证书,甚至自建证书查询网站,提供造假 " 一条龙 " 服务。这不仅破坏了诚信环境,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应该看到,一些机构敢于铤而走险售卖信用资质等级证书,正是基于信用评价市场的旺盛需求。在明知自身难以达标的前提下,为快速获取市场认可、减少成本,部分企业便通过购买假证书来为自己 " 镀金 ",而这也正中一些机构渴望牟取暴利的下怀,一条畸形的 " 灰色产业链 " 就此应运而生。因此,必须出铁拳、亮利剑,坚决将其清出市场。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规范信用服务机构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为,同时,要求推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深度联通、数据共享。可以说,有关要求剑指 " 信用买卖 " 这一痛点,并提供了解决思路——通过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让 " 假证书 " 通过查询就可轻易识破,使其无 " 用武 " 之地。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治理 " 信用买卖 " 乱象,还需要多方发力。执法与司法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以 " 零容忍 " 的态度坚决打击制造和买卖虚假信用评价证书的违法行为。网站平台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及时对平台中涉嫌违规的商家予以限流、封号等措施。企业也要进一步树立诚信意识,摒弃 " 走捷径 " 的侥幸心理。如此,方能遏制 " 信用买卖 " 的蔓延之势,促进市场经济、信用经济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