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app下载入口:女主叫玖月的小说-破防,DeepSeek预测未来10年贬值最快的物品,排行第一的不是房子,而是大学文凭
就业!就业!
未来 10 年贬值最快的物品,会是什么?
DeepSeek 给出的答案扎心了,排行第一的不是房子,而是大学文凭(学历),随后才是房产、汽车等。
![](https://zkres1.myzaker.com/202502/67aaeecd8e9f0970954b45ee_1024.jpg)
更扎心的消息是,2025 年又是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却很可能是未来 13 年里最好的一年。
因为,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持续增长,没有最多,只有更多。2024 年是 1179 万,2025 年将达到 1222 万。据银河证券预测,这一曲线还将上升 13 年,直到2038 年达到峰值1445 万人后才开始下降。
只不过,这一批注定站在 " 巅峰 " 的孩子,生在 2016 年,目前还在上小学三年级。
![](https://zkres1.myzaker.com/202502/67aaeecd8e9f0970954b45ef_1024.jpg)
如今,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了博士、硕士找工作比本科生难的苗头。不要等寒窗苦读十几年,求职时才发现变天了。
为什么高等教育文凭 " 通胀 " 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
为什么中国一边出现人 口负增长,一边推进延迟退休制度,但大学生就业压力却还是这么大?
史上最庞大的就业大军正在涌来,据教育部统计,2025 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1222 万人,同比增加 43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2025 年会是 " 最难就业季 " 吗?
往前 10 年看是,往后 10 年看,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大学生比新生儿还多的时代,已经来临。过去 10 年,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持续增长,到 2022 年跨了一个大台阶,直接突破千万规模(相当于长沙市总人口),之后再也没下去过。
![](https://zkres1.myzaker.com/202502/67aaeecd8e9f0970954b45f0_1024.jpg)
这并不意外,在过去 20~30 年,我国出生人口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伴随教育普及化、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培养了更多高校毕业生。
特别是口罩期,扩招幅度更大了,直接造成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
即便如此,毕业生数量的巅峰期还远远没有到来。出现 " 二孩潮 " 的 2016 年,出生人口高达 1883 万人,其中大部分孩子将在 2034 年左右高考,2038 年毕业进入市场,也就是银河证券预估的1445 万高校毕业生巅峰人数。
![](https://zkres1.myzaker.com/202502/67aaeecd8e9f0970954b45f1_1024.jpg)
银河证券预测,考虑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归国毕业生人数,预测2024 年高校毕业生带来的新增劳动力供给约为 800 万人,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2026~2035)平均新增劳动力供给约为 904 万人,到 2038 年最高点为 970 万左右。
压力,真的不小。之前惹众怒的博主 " 羊毛月 " 的视频就提到," 刷抖音 10 条有 8 条都是秋招零 offer"" 北大的博士、武大的硕士找不着工作 ":
![](https://zkres1.myzaker.com/202502/67aaeecd8e9f0970954b45f2_1024.jpg)
(博主 " 羊毛月 " 视频文字)
" 怎么职场都进不去呢?" 这话着实伤人,塌房的 " 羊毛月 " 恐怕真不知道,现在年轻人为找工作有多拼命。
最近一些高端工作骗局让人看了心酸," 去年 11 月,我花了 16.8 万元,想进入湖南一家卷烟厂工作,但快一年过去了,连面试也没给我安排!" 媒体报道,这个 2023 届的湖北籍大学生,为了这份骗子口中的 " 工作 ",还没赚钱背上了 16 万的债务。
而最近澎湃新闻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今年以来,人民法院至少已经判决了 8 起花巨资找烟草系统工作上当受骗的案例——少则花五六万元,多的出资 45 万元,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可能会奇怪,中国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了,迎来史上最大的 " 退休潮 ",就业压力为何还这么大?
除了供给端的高校扩招、出生人口就业高峰等因素外,需求端(就业市场)也在承压。
我们已经过了经济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阶段了。有专家估算 GDP 增长 1 个百分点能够拉动 200 万人就业,按照 5% 左右的增速来估算,大约解决新增就业 1 千万,连每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都难以全部覆盖。
其次,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2024 年 1 — 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 4.7%,说明了什么?企业的利润变薄了。
![](https://zkres1.myzaker.com/202502/67aaeecd8e9f0970954b45f3_1024.jpg)
这时候 " 降本增效 " 就落到不少员工头上。就拿广告行业来说,过去一个项目需要 5 个人,现在压缩到 3 个人,甚至 2 个人,将剪辑、设计等环节外包出去,老板还省得缴纳五险一金。
其三,就业结构性失衡,不是找不到工作,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比如就业市场对蓝领的需求一直很旺盛,尽管我国蓝领收入从 2012 年的 2684 元增长到了 2023 年的 6043 元,已经接近全社会的白领平均工资(《2023 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但又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愿意 " 脱下孔乙己的长衫 " 去做蓝领呢?他们宁可去街道办劝架、去殡仪馆做火化工、去机场做驱鸟员,也不愿意上工厂流水线、去餐馆当店长。
比如无人机飞手、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网络主播、养老护理员等都有百万级别的人才缺口,但当下的职业教育或高校专业设置是滞后的。
一个例子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远远跟不上产业需求,眼下第一批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正值 " 换电潮 ",但维修人员还处在两眼一抹黑的原始阶段,后端服务环节跟不上。
当然,还有机器换人带来的工业蓝领下岗潮,AI 替代效应带来的 " 白领衰退潮 "。
LinkedIn 最新数据显示,工资六位数的就业市场正面临 " 白领衰退 " 潮。
裁员追踪机构 Layoffs.fyi 提供的数据佐证了这一趋势,截至 2024 年 12 月 2 日,2024 年全球科技公司至少裁员了 14.9 万人,老板们找到了更好的 " 牛马 " —— AI。
这几年金融、教培、互联网、房地产等领域被优化那波人。他们中不少都是 35+、40+ 的人,也总被调侃——
如果没有一技傍身,没有大平台履历自己能拉一支队伍出来,或者熟人转介绍,那就剩:吉祥三宝(保安 保洁 保险)、还有铁人三项(外卖 快递 滴滴),六大工种可选了。
于是,这几年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已经暴涨到 8400 万人,其中:
网约车,从 2020 年到 2024 年,中国网约车司机人数则从不到 300 万,大幅度增长到近 750 万人;
外卖员,以美团发布的数据为例,2020 年到 2023 年,美团的骑手人数从 470 万暴涨到 745 万人;
快递员,2020 年快递从业人员为 335 万,截至 2021 年 12 月总数已经达到 490 万,每年还在以百万级增加。
但眼下,三大就业 " 蓄水池 " 满到要溢出来了。
尤其是网约车,早在 2023 年就有多个省份、城市发出饱和预警,到了 2024 年,合肥给出的数据更触目惊心:2024 年 1 — 11 月,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 11.5 单、空驶率达 45%;近八成司机日均流水不足 300 元。
未来,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学历贬值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40 多年前,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 · 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文凭社会》一书中对文凭通胀现象进行了剖析,他认为,文凭通胀(学历贬值)也有周期。要么是工作收入降低,学生无法承担读书的开销;要么是政府(或父母)无法承受教育系统的扩张。最后,倒逼教育系统 " 印 " 更少的高等教育文凭,提高就业市场上高学历的稀缺性,才能让文凭价值回升。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上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就处于大学毕业人数高峰期,1968-1977 年那波婴儿潮转化为就业潮。偏偏这时泡沫经济已经破裂,企业利润下滑,用人需求快速萎缩。仅在 1992、1993 这两年时间,日本全社会的岗位数量减少了 60%。这个时期,也被称作日本 " 就业冰河时代 "。
但到了 2005 年左右,日本财政养不起那么多大学了,让大学自负盈亏,于是各所大学不约而同提高了学费。比如日本国立大学学费 2000 年还不到 6 万日元,到 2010 年暴涨到 50 多万日元。不少日本大学生举债读大学,更多负担不起学费的日本高中毕业走向社会找工作了,日本渐渐从 " 大学生社会 " 转变为 " 高中生社会 ",文凭价值才逐渐回升。
刚刚过去的 2024 年,日本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就高达 98.1%,日经新闻报道,2024 年 4 月入职的大学毕业新员工起薪为 22 万 6341 日元(约合人民币 1 万 593 元),比上年增加 4.01%,涨幅为 1991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样的好日子,就是文凭重新恢复 " 金字招牌 " 的体现。
只不过,眼下中国仍然在迎来新一轮硕博大扩招:2024 年新增 2755 个硕博士学位点,比起 2020 年新增硕博士学位点 2023 个,数量涨幅高达 36%。可以预料," 文凭膨胀 " 还将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市场出现了 " 劝退信号 ",找工作的难度研究生 > 本科生 > 大专生。智联招聘《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 年,国内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硕博学历毕业生 offer 获得率为 44.4%,低于本科生的 45.4%,而大专生的 offer 获得率,竟然高达 56.6%。
高校也在变相提高读研门槛,不少专硕学费越来越贵、学制越来越长、宿舍不再提供。据公开信息,上海交通大学 2025 级新闻与传播全日制专硕学费为18 万 / 期,比原来上涨了 6 万。西南财经大学 2025 级全日制会计专硕学费,从原来的 8 万元上涨到9.8 万元。不少普通家庭直呼 " 供不起 "。
一些人也悟了," 考研热 " 正加速降温,2025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下降了 50 万,实现 " 二连降 ";甚至有的本科生选择去技校 " 回炉重造 ",学一门专业技能多一条就业出路。
或许将来某一天,我们会从 " 研究生满地走 ",重新回到 " 大专生满地走 " 的阶段,但今天,大学生们依然只能凭本事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时代大潮从不以个体的意志而转移,每个人只能奋力寻找自己的机会。毕竟,经济有周期,人无再少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