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卡一卡三卡四卡无卡:我性我色-马上评丨直播员工上班?职场不是“楚门的世界”
将你上班时的场景、一举一动在网上进行直播,你愿意吗?如果这是公司的要求,你会同意吗?
据媒体报道,近日,郑州一互联网公司直播员工周末上班,引发关注。面对直播是否侵犯员工隐私权、肖像权的质疑,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直播是为了让公司工作状态和业务流程更透明,员工都知情,加班也会给加班费。律师称,公司直播需经过员工的知情和同意,且加班时间要在一定时长限制内。

网友录制的直播片段截图
看起来,只要员工知情和同意,加班给加班费并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间底线,这家公司的直播上班行为,法律上似乎没什么问题。但这件事还是让人感觉“不对劲”“不舒服”,正如有网友表示的,“这和打开监控看监控现场没两样”。
办公室虽然是工作场所,但与一般的“公开场合”毕竟有所区别。上班时间里,员工不仅要完成工作,也难免涉及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言谈举止、休息放松、生活习惯等私事。如果有一个摄像头架在工位旁,全程进行拍摄并同步在网上,无异于打造了一个“楚门的世界”,让员工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网友的凝视和评判中,这显然会增加员工的心理负担。
更重要的是,公司负责人说的“员工知情并同意”,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同意直播,是所有被直播员工真实意愿的选择,还是迫于公司要求不得已的“被同意”?如果有员工不想直播,他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有拒绝的权利吗?
如今职场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有了明显进步,但毋庸讳言,在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后者仍处于弱势地位。媒体报道过的公司奇葩规定、苛刻罚则,案例不在少数。直播员工上班,本就不在这家互联网公司的业务范畴,员工被直播也超出了正常的工作内容,按理说是可以拒绝的,只是“不敢”拒绝罢了。负责人说的“同意”,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有律师说,公司应当跟员工签订明确的同意直播协议,明确直播的范围和内容;不能将员工“知情但未提意见”视作默认,认为公司就可以在直播中使用个人肖像。其实,这份协议里应当明确两点,一是赋予员工更切实的“知情同意权”,二是保障其“拒绝权”。
某种程度上说,保障员工的“拒绝权”比“知情同意权”更重要,因为它更具有兜底性,更能保障员工切身权益。
至于“直播是为了让公司工作状态和业务流程更透明,增进客户信任”的说法,乍一听有点道理,其实也经不起审视。一来,公司展示自身运转日常、工作状态,方式方法有很多,并不一定要直播。二来,直播除了直观画面外,能给客户传递多少有效信息,实在不好说,还有泄露公司核心业务、商业机密等风险。
互联网公司要展示自身形象,也可以不那么“互联网”。技术再炫酷,业务再精深,也别忘了员工才是一家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尊重他们的感受,保障他们的权益,是该做的,也是必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