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猫 频:txvlogcom糖心官网免费-关税战火灼伤中国汽车业:整车出口不到2%

" 中国汽车产业受影响很有限。" 针对美国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开征的 25% 新关税,有业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观点。
观点自然有其依据:2024 年中国出口美国的汽车约 11.6 万辆,占中国汽车总体出口量仅 1.81%。
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虽然中国对美整车出口占比小,但许多车企早已通过在墨西哥等地设厂、转口等方式规避早期关税,如今这些中转国也被纳入新一轮征税名单,令避险策略存在失效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业内或许忽视了包括动力电池企业在内,关键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巨大风险。美国为中国锂电第一大出口国,关税对储能电池行业的冲击较大。
一、整车影响小,储能电池受影响大
从整车出口的角度来看,美国加征关税对于中国车企的直接影响并不大。2024 年中国出口美国的汽车约 11.6 万辆,还不到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 2%。
对国内车企而言,美国长期被视为 " 高壁垒、低优先级 " 市场,比亚迪等中国主要车企均 " 暂无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 "。
但业内或许低估了中国汽车产业受到的影响冲击。
从整车来说,中国确实逐渐减少了对美直接汽车出口。不过,仍有十余万辆的市场规模,在这背后,大多是一些合资车企,在借助中国本土产能,向北美供货。其中就有一些老牌的美国本土汽车品牌,而向北美供货,恰恰是他们维持现有在华业绩的重要依靠。
作为加税最直接的承接方,短期来看,是突然提升的成本,是难以维持的产线,更是冲击了他们是否继续在中国加码投资的信心。此前,业内就有消息传出,某合资车企中外双方合作行将到期后,续约意向尚不明朗。
不过,有识之士仍在加码中国市场的投入。法雷奥集团 CEO(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 · 佩里亚曾在中国访问期间,将中国称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健身房,在他看来,既然是在健身房锻炼,当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在中国这个极具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乃至胜出。
相比整车,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
从数据来看,2024 年中国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为 997.7 亿元,约占出口总额的 15%。不过,具体的冲击会有多大,仍难以预估。来自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到底是否适用于 232 条款的低税率,还是按照对等关税征收高税率,目前尚不明确,除了更高的成本外,关税也可能带来延期交付等冲击,进而影响整车制造。
关税对储能电池冲击较大。
美国为中国锂电第一大出口国。根据东兴证券分析,2024 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出口规模达 197.1GWh,同比增长 29.2%,其中动力与储能电池占比分别为 68% 和 32%,对美出口额占锂电池总出口额分别为 25%(153.2 亿美元)和 23%(20.3 亿美元),从结构上看美国仍为我国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
本次加征关税后,中国对美锂电池出口关税已至高位,预计出口电池价格将大幅上涨。根据东兴证券分析,储能电池受本轮关税加征影响更大。以 2024 年为例,中国对美出口新能源车不足 3 万辆,占总新能源车出口比例 1.4%,对应动力电池装机出口规模不足 1.8GWh,占比很小。但储能电池中国对美出口额达 62.7 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量 57%,对应约 35-40GWh 需求规模。
根据媒体报道,亿纬锂能 4 月 7 日回应投资者提问时透露,目前亿纬锂能和美国客户签订的合约都采用的是 FOB 价格即离岸价格结算,供货商只负责货物离开中国港口之前的部分,之后的运输、关税、到岸港口费用等,均由客户承担。面对突然增加的超高关税成本,美国客户有可能引用不可抗力条款解除合约,这将对中国电池企业已经做好的年度产能规划造成不利影响。
二、寒意参差不齐
取决于海外本地化布局完成度、进出口体量及分布和产品附加值,不同企业感受到的寒意参差不齐。
均胜电子(600699.SH)向《财经》表示,因为公司已在海外布局约 15 年,目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均配套有相应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全球业务模式以本地生产配套供应(Local for Local)为主,美洲等各区域的产能、产量与当地市场相匹配,并还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一定的产能储备。均胜电子进出口业务占比较少,受到中美关税政策影响较小。
不过,该在海外布局较早,加上涉及气囊、安全带等汽车必要物件,全球市场份额较高,关税对其影响对于其他企业的参考价值有限。
受此前疫情和全球供应链安全的考虑,很多国际零部件已经调整了此前的布局方式,把自己的产线在全球布局,贴近本地消费市场布局。一位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头部车企负责人对《财经》如是说。
在他看来,最大的疑虑在于,美国的关税战或许还是序幕,或许会进一步影响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入的布局体量、放缓扩大在华投资的节奏。同时,可能会加大宏观经济的压力,影响消费者买车的需求。
自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加征关税、挑起贸易战至今,不少中国企业都已加快或着手海外布局,将部分产能本地化,或转移到墨西哥等与目标出口国关系更加稳定、税率更优的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国外,本次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对象也涵盖了欧盟、日韩、泰国和越南等传统认知中的贸易伙伴国。而针对进口汽车更是加征 25% 的永久关税。
中方的回应措施已在路上。据新华社报道,4 月 9 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相关公告,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84%关税。
对于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 " 中汽协 ")发表声明表示,汽车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通过高效的跨国产供应链体系,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了既安全又便利的交通和物流工具。
美国突如其来的对等关税,以及各国作为回应措施加征的关税,让汽车行业未来显得扑朔迷离。而纵观全局,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呈现出利用经济强权和贸易政策迫使贸易伙伴重新站队的战略趋向,而本轮对等关税也只是这一战略下的一个显症。
波澜诡谲的关税形势下,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寻路前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作者:李皙寅、王靖扬,编辑:王静仪,原文标题:《关税战火灼伤中国汽车业:整车出口不到 2%,储能电池受影响大》,题图来自:视觉中国